新闻动态

NEWS

成都日报 | 天府永兴实验室首批研究中心启用

发布日期:2023-04-12

4月12日,《成都日报》在第2版【要闻】刊发《以“碳中和+”为核心,成都打造可持续发展强引擎:天府永兴实验室首批研究中心启用》,整版介绍天府永兴实验室发展进程。以下为报道全文。

20230412实验室3.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有四川科技圈“顶流”之称的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快速推进。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成都市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科技前沿、碳中和相关产业发展需要,以“碳中和+”为核心,加快绿色产业聚集发展和示范扩散,打造全国领先的碳中和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引擎。

其中,天府永兴实验室已形成清洁低碳能源、资源碳中和、碳捕集与利用、碳汇与地质固碳、减污降碳协同、碳中和集成耦合六大研究领域,吸引60余位院士专家“加盟”,引进全职人员38人,其中含国家级人才1人、四川省级人才1人、知名高校博士20人。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走进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地12号楼,科技氛围渐浓,在这里,首批研究中心已启用。以天府永兴实验室为代表的全国领先的碳中和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引擎”,效能初显。

以天府永兴实验室为“核心”,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实验室研发转化“基地”,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的“网络化”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创新全链条,构建开放共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同时,实验室以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为重要网络节点,不断扩大实验室科研合作网络,促进各高校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和关键技术研发延伸落地。


已形成六大研究领域

据悉,实验室已形成清洁低碳能源、资源碳中和、碳捕集与利用、碳汇与地质固碳、减污降碳协同、碳中和集成耦合六大研究领域,完成9个研究中心论证及组建工作,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开展,2021年已获批7个天府实验室省级转移支付项目,金额达到900万元,目前已全部入驻实验室开展研究,其中碳大脑智慧管理平台申报获批项目500万元。

目前,实验室已完成高能级学术委员会组建工作,汇聚了15位院士、5位专家,由贺克斌院士担任主任,石碧院士、李俊峰教授担任副主任,实验室决策的科学性、战略性大幅提升。同时,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实验室目前已引进全职人员38人,其中含国家级人才1人、四川省级人才1人、知名高校博士20人。

在碳达峰碳中和等重要领域的技术攻关中,如何解决学科交叉和科研力量短缺难题是单一创新主体面临的重要难题。天府永兴实验室通过联合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部门等多主体建立科研合作机制,形成了“核心-基地-网络” 联动合作模式,不仅能有效集聚高校的人才科研力量,还能通过多主体解决学科交叉融合、需求动力不足、缺乏转化基地等一系列难题,加快在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为跨学科、跨部门、跨产业科技创新和重要领域技术联合攻关提供了一套有效解决方案。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蔡宇】

联系我们

  • 电话

    科研:028-60667710 办公:028-60667707 人力:028-60667706(成都)

  • 邮编

    610213(成都)

  • 地址

    四川省天府新区集萃街619号天府海创园12号楼

  • 邮箱

    tfyxlab_office@163.com

天府永兴实验室公众号